​对接我省软件产业发展,培养软件技术高素质技能人才

作者:新闻中心

时间:2014-03-14

点击:

对接我省软件产业发展,培养软件技术高素质技能人才

——计算机教研室主任、我院优秀青年教师周丽谈我院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作为陕西省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软件业已成为关系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投资回报率高、发展速度快等特点。加快软件业发展,对推动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两化”融合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支撑作用。随着软件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软件产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形势,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如何推动我院软件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定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团队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改革创新,培养满足我省软件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而推动我院强化内涵、彰显特色、提高质量、创建品牌,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陕西省软件产业发展概况

为加快推进我省软件产业发展,促进我省经济快速发展,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陕西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年)》,陕西省工业与信息化厅制定了《陕西省软件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规划对我省软件产业发展现状和产业特点进行了分析,陕西是我国最早从事软件产品研发和生产的省份之一,近年来整体规模迅速扩大,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聚集效应不断显现。以西安为中心,形成了由国防工业、研究机构、高校和内外资企业组成的软件研发群体,全省从事软件开发、集成电路设计、系统集成、网络工程、工业控制等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共900多家,其中外资企业120多家,双软认定企业400家以上,软件产品登记数量1300多个,从业人员7.6万人,形成了以西安软件园为主要载体的软件产业聚集区。西安软件园是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和软件出口基地,集中了全省同行业收入(除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外)的82%和从业人员总数的90%,企业入驻率95%以上,成为我省产业集中度最高、产业发展最活跃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首批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是国内4个 “双基地”软件园区之一。作为被IDC评为“理想的全球服务外包基地”,“西安软件”在海内外已具有一定影响力。

二、软件行业人才需求与高职软件人才培养的现状

随着软件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软件产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形势,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增。根据国际经验,当软件人才高、中、初之比为1:4:7时,为最佳的人才结构状态。而目前我国软件人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的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人员。

目前,全国高职院校大都开办了计算机专业。但软件产业缺乏大量人才现实情况依旧十分突出。究其根本是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软件人才培养中尚存在一定问题,专业定位不准确,职业方向不明确,毕业生实践技能较差,与企业直接顶岗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出现了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工作、企业找不到合适人才的被动局面。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坚持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以企业需求为基础,突出技能培养,形成定位准确、以技术应用为主导、面向行业企业、面向市场的高素质软件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三、我院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1.专业培养定位

软件企业中的开发人员基本上分为系统分析员(项目经理)、程序设计师、程序员三类。这三类人员应呈现金字塔结构,即越高级的工作,从事的人员越少,而底层的开发人员要占据绝大部分。为此,高职院校软件专业的培养目标因定位于为应用软件企业和承接软件外包业务的软件企业提供熟练的、懂外语的,具有与未来信息产业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IT职业技能,在开发一线从事应用软件开发工作的高技能人才。主要岗位是:网页设计师、.NET程序员、Java程序员、嵌入式(手持)程序员、软件营销师、软件运维人员、软件测试员、欧美外包服务人员。软件专业人才培养应注重通识能力,强化专业能力,兼顾发展能力。

1.1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群

在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程序编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需要大量的程序员从事这项工作。作为软件企业主体,程序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软件产品的质量,故而软件企业对程序设计员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职业能力非常重视。各软件企业对程序员岗位的要求并不完全相同,有些企业的程序员的核心工作就是编写代码,有些企业的除编码工作,还要求承担业务调研,系统分析设计,测试、系统实施等工作,这样的程序员叫做软件开发员或软件工程师。

从开发的软件形态上划分,程序员(全称程序设计员)可以分为Windows程序员、web程序员和网页程序员;从程序员使用的开发技术和工具上划分,程序员又可分为.NET程序员和Java程序员。相对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应该主要培养面向大型软件企业、外包软件企业的程序员、测试员、系统运行管理员以及面向中小型软件企业的软件开发员。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拓展岗位能力,使之能够从事软件测试员(软件产品检验员)、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信息处理技术员、技术支持等岗位上的工作,从而满足企业对各方面低端软件人才的需要。

1.2软件技术专业就业职业岗位群:

1.岗位名称:程序设计员、软件开发员

岗位描述: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软件项目的开发、编码和调试工作

岗位职责:

①按照程序设计规格说明书编制并调试程序、学出程序的相应文档

②按照系统总体设计要求开发出规范、可靠的软件系统

职业资格:C#程序员、Java程序员、网页程序员等

2.软件产品检测员

岗位描述:在企业中使用计算机软、硬件设备对计算机软件及相关产品进行质量检测。

岗位职责:

①根据测试计划对软件产品进行测试

②判断软件是否达到预期结果,编写并提交测试记录和缺陷跟踪报告

职业资格:软件测试员等

3.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

岗位描述:在企事业单位中从事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工作

岗位职责:

①熟练安全的进行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安装和配置相关设备

②熟练进行信息处理操作,记录信息系统运行文档,处理信息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职业资格: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等

4.软件与计算机销售及推广人员、软件安全支持人员

岗位描述:在企业商业单位中从事软件、计算机及其配件的销售推广、技术支持工作。

岗位职责:

①使用、安装、配置计算机及应用软件系统

②向用户阐述软硬件的功能和特点

③解决客户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职业资格:营销员等

2.重构基础课程

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具有就业导向属性,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软件工作岗位第一线从事编程、维护、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故而所设课程必须紧紧针对就业导向的技能人才这一培养目标,根据软件职业领域的基本职业活动,使学生掌握软件开发、维护、管理的技能以及为之服务的相应知识,按职业领域加以确定课程目标,并使之具有职业定向性和导向性。

2.1重视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内容的编排,培养学生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审美能力等,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2.2坚持外语和计算机教学不断线,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2.3专业课程以“厚基础、活模块、大专业、小方向”为原则,加强专业基础的学习。导入职业标准,提高学生从业的“面”,为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加强课程的综合化,加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拓宽知识面;

2.4课程结构模块化,以课程群的形式体现专业方向,在专业方向上嵌入校企合作、订单式教育的课程,部分课程由企业或行业资深工程师讲授;

2.5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技能训练教学计划自成体系,重视课程综合化的问题。课程的有机综合非常必要,一是可以避免内容的交叉和重复,节省课时;二是在综合过程中精练内容,去除过于冗长、繁琐的公式推导和与职业能力无关的陈旧的教学内容,增加有关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内容,以够用和实用为标准,提高课程的含金量。

软件人才要求有较强的逻辑思辨能力,技能来于对算法、语法、项目的反复操练,工作无固定作息时间,加班、熬夜、出差是常事,需要与不同的客户沟通,所以要求基础课程一定要为专业课程服务。例如:《高等数学》教学针对软件专业,按“必需够用”原则,从微积分、数列、排列组合、计算方法、离散数学、数理统计等课程中抽取部分内容讲授,要求任课老师要懂c语言、数据结构两门计算机软件的专业课程,能阅读C语言程序,能将数学上的算法用C语言编写代码。英语:以软件公司前台、商务助理、Call Center岗位的口语为主,以阅读软件文档、行业资料需要的词汇为主。

在公共课中,体育课应开展技巧性、灵活性、反应力、耐力方面的训练,保持视力、脊柱、心脏、大脑等部位得到有效锻炼。沟通与礼仪:商务方面的沟通与礼仪,配合软件需求调研、售后服务方面。

3.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化

根据软件企业职业岗位(群)对人才培养能力的要求,在课程内容中,导入《网页设计制作员(国家标准四级)》、《NET程序员职业标准》,《程序员JAVA(中级/四级)》等职业标准,紧贴软件技术前沿和行业企业生产实际,突出基础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课程建设新思路,将每一个岗位的课程按从易到难、易出成果性、项目选择等因素科学地模块化。比如,程序员岗位(.NET)课程模块化为六大课程模块:“网站开发”模块、“程序设计”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软件工程”模块、“营销与服务”模块、行业背景知识模块。

4.“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所有的课程都围绕项目进行,根据核心能力要求和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确定项目任务,“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推行的关键,是选择典型任务或典型项目,在任务或项目的选择中,一定要来自于企业前沿的、实用完整,难度适中,有代表性。根据项目实施周期,将学习时间划分为项目学期,每个项目任务达到相应的目标要求:通过递进式能力培养,最终达到成为合格程序员的总体目标。在教学方法上,突出案例式教学,通过协同开发项目的过程,积累项目经验,培养协作开发能力。“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产生成就感,进而不断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热情。

5.灵活的教学管理模式

按照模块化教学模式要求,设计教师工作规范,制定教师考核方案:制定相关教学文件的格式和内容:制定教研室工作条例;根据综合和专业能力分析表和专业能力学习指导书,形成教学模块,从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运行表和课表;根据教学所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态度和所要达到的标准,制定学籍管理规定。

6.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软件专业将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两条线考核学生,由专门的考核团队实施,学生自主申请考核时间,以保证学生真实水平发挥。专业技能针对岗位实操为主,或以项目开发为主;职业素质考核学生专业适应力、科技创新力。能工巧匠参加考核团队,学生展示、答辩后,由专家现场点评。软件开发考核须分角色进行。软件开发是团队完成,团队中再分角色,如项目经理、需求调研、数据库建模、程序员、测试员、文档编写员等等,各个角色在项目开发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7.教学资源建设

应致力于建设如下几类教学资源,配备专门的软件资源服务器,并且不断更新内容、充实内容,引导学生不断使用。教学项目库针对核心技术课,收集各行各业成功案例,包括软件开发、营销服务、嵌入式(手持)等等。网络大学堂: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院级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并且不断更新。源代码库:各种功能的原代码,使用方法。实训教材:校企合作,开发各专业方向的项目化实训教材。

8.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和企业员工培训基地;共同开发专业标准(方向)和课程标准、共同开发课程、共同承担课程教学任务:共建校外学生生产性实习基地、教师技能进修基地,以及师生职业素质拓展训练营,校方参与管理,实现“厂中校”:引企入校,实现“校中厂”;用企业文化熏陶学生,实现学生的“准员工式管理”,培养学生商业意识;共同注册或经营“科技服务公司”,以此实体为平台,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社会;共建“生产型教学团队”,由学院专业教师、企业专职教师组成,互相兼职,共同联合培养教师。

四、结束语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紧跟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目标,明确人才培养定位,结合实际情况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大胆改革创新实践,通过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努力将我院软件技术及计算机专业群打造成省内知名、国内有影响力的品牌专业和专业群,为我们陕西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发展作出贡献,进而为陕西区域经济发展、陕西信息产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提供有力的保障,开创我院高职软件技术教育的新局面。

                                                                                    计算机工程学院计算机教研室

                                                                                                                                                                                   周丽

                                                                                                                                                                                        2014-3-14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常宁大街神禾三路268号

(029)85610683 85610685 85610689

029-85610805

版权所有:bet体育365官网正规

ICP备:陕ICP备20012171号-1

710125

学校微信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