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提出的“三个牢固树立”“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新时代教师标准,按照学校《关于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工作安排的通知》(西信大发〔2023〕31 号)文件要求,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与教育教学能力,推动学科专业发展,促进学校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我校于8月23日至24日期间举行“第三期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班”。培训由张阳洋副校长主持,全体教职工及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培训。
8月23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国家教学示范中心主任,陕西省计算机网络重点实验室主任,陕西省教学名师桂小林为我校师生作“数智时代的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改革和实践”的专题报告。他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
一是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的基本现状。传统的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和内容以数字化为核心,跟不上新时代发展需要、难以满足大学生未来发展需求,未来如何向智能化演进是个很大的挑战。
二是新时代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的基本任务。将“大学计算机课程”建成为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公共基础课;持续强化大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推动计算思维1.0向2.0发展;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根据四新专业差异化需求,实现目标导向的新时代”专业+计算”的赋能教育;融合“计算思维”和“信息技术”,实现“数字化+智能”的非计算机专业的“赋能教育”。
三是新时代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基本要求,包括能力要求、知识体系、实践体系、课程体系、保障体系。
四是新时代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建设。引入程序设计基本思想,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全程实践。
8月23日下午,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与实验中心主任姜学锋教授为我校师生作“以课程改革小切口带动人才培养大突破”的专题报告。他从产业变革创新入手,对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
一是提升培养质量。要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把握高等教育宏观标准;大学是国之战略重器;打造中国范式;加强系列卓越人才培养;全面深化新工科建设;强化大学内功。
二是鸟瞰人才培养。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构建计算机科学体系;打造课程体系;推进实施教育教学改革“101计划”和推进华为“智能基座”项目。
三是学习教育理论。学习理论是高质量教育的出发点与根基,重点研究学习的性质、过程、动机以及方法和策略,描述或说明人类学习的类型、过程,以及有效学习的条件。
四是推进课程全要素全资源在线化。
五是改革教学方法。推进专业融合改革,混合式教学改革,激活第二课堂,国产化软件教育改革。
8月24日上午,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姚聪莉为我校师生作“如何上好一门课程——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探索”的专题报告。她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
一是什么是好的课堂教学?她从教学素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把握教学的本质,既要改进供给,又要引导需要,以项目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基于学习兴趣的探究式教学方式,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理念。
二是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教学?要明确培养目标,把握课程地位作用,围绕目标进行教学;研究学情,有的放矢,增强教学针对性;深钻教材,确定重点、难点、关键点,做到因材施教。
三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增强教师教学能力;备好课,做好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方法。
8月24日下午,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教授,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理论力学”课程负责人,陕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机械振动”课程负责人张娟为我校师生作“四堂融合教学创新理论与实践”的专题报告。她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
一是什么是融合式课堂?融合式课堂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引入多种教育技术,线上线下、课堂内外融通,充分调动课堂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热情,最终实现课堂内外实质等效,促进课堂教学成效。
二是怎么做融合式课堂?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以提升教学效果为目的,因材施教,运用适当的数字化教学工具,有效开展线下课堂教学活动。实施打破传统课堂“满堂灌”和沉默状态的方式方法,训练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审辩式思维能力。
三是四堂融合式教学的实践。课前提供给学生优质线上学习资源进行学习;课中课堂的组织,需要根据学生实时反馈调整授课节奏;以学生为中心,注重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加强课堂互动,互动是融合式课堂的关键;结合两性一度,开展互助式学习合作;在线批改作业,应用雨课堂批改作业功能,可以实时多维度分析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定位教学重难点;实时反馈,持续改进,通过课后学生们的问卷调查,改进授课方式。
四是四堂融合式教学成效。通过对比,教学效果、学生满意度、教师教学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班”培训学习,有效促进了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强化了教师立德树人意识,提高了教师综合素质与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了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了教师获取教育信息和更新知识能力,促使教师明确教学工作目标和任务,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和教学工作基本流程,掌握教研与科研工作基本方法,推动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